close
廣州清明錯峰拜祭明顯,正清日拜祭人數較去年減少

金羊網訊 記者符暢、實習生徐嬌洋,通訊員印銳報道:記者獲悉,清明節假期間,廣州市各拜祭場所共接待群眾約194.14萬人次,車輛25.08萬臺次,各拜祭場所平穩有序。其中正清日全市拜祭人數達106.47萬人次,比去年正清日減少16.15萬人次,錯峰拜祭更加明顯,拜祭整體平穩有序。

市民特意錯開高峰拜祭

7號是清明小長假最後一天,不少希望錯開正清日高峰的市民,都選擇這一天前來“拜山”。

市民廖先生就專門挑瞭假期最後一天,前來銀河公墓拜祭母親。“沒必要非得在正清日當天拜祭。今天過來沒那麼多人。”廖先生說。他傢就住在天河區,11點從傢開車出發,不到20分鐘就到目的地瞭,一路暢通。

88歲的邱奶奶也表示,他們每年都是避開正清日來拜祭先生的,“正清日拜祭的人太多瞭。”她說。“而今天過來,天氣涼爽,交通暢通,拜祭臺也多。”

邱奶奶還告訴記者,她的先生已經去世40多年瞭,每年清明她都堅持親自過來祭拜。“就是想過來看看他,把他的骨灰‘請’出來曬曬太陽。”她說,並且,這次是全傢十口人一同過來的,也可以趁此機會團聚一下。

下午1時左右,記者走訪銀河公墓發現,已有大量拜祭臺空出,拜祭市民井然有序,入口處也未出現車輛擁堵。

廣州將籌建骨灰撒海紀念碑

記者留意到,廣州市火葬場進門右側設有一個“骨灰撒海咨詢處”。清明期間,不少市民在拜祭結束後停下腳步,來此處咨詢、辦理骨灰撒海。據統計,小長假期間,共預約骨灰超300具,累計預約骨灰超1600具。

一位女性市民就一次為七位親屬辦理瞭骨灰撒海。她表示,一傢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的,將他們的骨灰撒向同一處,即使到瞭另一個世界,也能互相有個照應,“還可以一起去‘旅遊’。”她說。

前來為爺爺、奶奶辦理骨灰撒海的蘇先生也表示,骨灰撒海後,一傢人隻需要在清明節當天聚在一起緬懷先人就可以瞭,不用再每年擠破頭搶祭拜臺。並且,祭拜時也不需要焚香,更加環保。

不過,也有市民對骨灰撒海持不同觀點。廣州市民郭先生表示不能接受。“隻有祭拜先人的骨灰,才能充分表達對先人的尊重,否則後人很快就會把他們忘記。”他說,不過他也建議:“即使是海葬,也要有完善的祭拜設施,並且有祭拜的場所,這樣才能滿足更多人的需求。”

對此,廣州市殯葬管理處處長梅向油煙處理設備陽表示,廣州一直有建設海葬祭拜設施的計劃,想參考北京等地的做法,建設一些標志性的紀念建築,如紀念碑。目前仍在進行選址工作。

據悉,今年是廣州啟動骨灰撒海活動30周年。截至2017年底,廣州共舉辦86批次骨灰撒海活動,撒海骨灰共有2.1萬多具,參加群眾達3.3萬多人次。

今年,廣州還將首次舉辦海上公祭活動,已逝親人的骨灰如參加瞭1988-2017年由廣州市統一組織的骨灰撒海活動,其直系親屬均可報名,名額暫定150人。出海公祭儀式將於9月中旬舉辦,出海儀式全程約6個小時。

【新聞加點料】

清明義務服務,他們選擇不回傢

清明期間,走進廣州市火葬場,人山人海中,最為顯眼的要數散落四處的“小黃帽”和“黃馬甲”。他們都是自願參與清明服務的義工,身穿黃色馬甲,頭戴黃色帽子,或為市民提供咨詢服務,或走動撿拾地面垃圾。這個清明,他們沒能回傢拜祭自己的先人。但他們說,能幫助到別人很有意義。

“能感覺到市民文明程度不斷提高”

今年36歲的鐘蓮香,已經記不得這是第幾次參加清明志願服務瞭。自19歲進入廣州市老人院後,她一呆就是16年,目前是一名專職社工。

“從剛參加工作,就響應號召,在清明期間主動過來幫忙。近3、4年每年都會參加。”鐘蓮香說,抱著“助人自助”的信念,她平時也會經常參加各種義工活動,甚至帶著10歲的兒子一起做義工。

記者瞭解到,清明節期間,義工主要負責廣州市火葬場的保潔、引導工作,工作時間是每天早上8點半至中午12點,下午2點半到4點。

“工作強度其實不大,還挺輕松的。因為這十幾年來,已經越來越少人亂丟垃圾瞭。”她說,“大部分市民都會主動把垃圾扔進垃圾簍,我們清理垃圾的時候,也有人會主動說謝謝。”

“隻能挑別的假期回傢拜祭”

和鐘蓮香一樣,現年37歲、已連續10年清明節來廣州市火葬場義務服務的李康權也覺得,市民的文明程度在不斷提高。

“2009年,我第一次來做義工時,裡面的垃圾還是蠻多的,要用掃把不停掃,很辛苦。但近年感受很深的是,大傢都開始文明拜祭瞭,地上很幹凈,燒紙錢的少瞭,人們也能自覺排隊等位。”

李康權是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的一名醫生,他表示,最初參與清明志願服務,是希望加深對民政系統其他工作的瞭解,在體驗的同時,能夠幫助他人。而現在越來越覺得所做的一很有意義。

“有一次我正在一傢人周圍撿煙頭,這傢人中有一個七八歲的男孩,看到我之後,馬上就對他正在抽煙的爸爸說,不要抽瞭,叔叔撿煙頭很辛苦。雖然這是件很小的事,但我覺得能夠幫助教育他人是很有意義的。”他說。

連續多年清明節在外服務他人,李康權自己卻沒法回湛江老傢拜祭祖先。對此,他也有自己的想法。“我的傢比較傳統,父母也曾經提出過,希望我能在清明節回去。但這裡更需要我。父母看到新聞裡,清明節期間各個拜祭場所都人山人海,也慢慢能理解我為什麼留下幫忙。”李康權說。

因此,他每年隻要有假期回傢,都會抽空去“補拜”先人。鐘蓮香也表示,按照她老傢梅州的風俗,一般都是過完年祭拜先人,而她優美環保科技工程-靜電機安裝實例,靜電除油煙機安裝實例,靜電油煙處理機安裝實例國慶回傢的話,也會祭拜一下,彌補清明未能祭拜的遺憾。

編輯:Qiud台中註冊商標ong


廣州清明錯峰拜祭明顯,正清日拜祭人數較去年減少金羊網2018-04-07 19:32:06

金羊網訊 記者符暢、實習生徐嬌洋,通訊員印銳報道:記者獲悉,清明節假期間,廣州市各拜祭場所共接待群眾約194.14萬人次,車輛25.08萬臺次,各拜祭場所平穩有序。其中正清日全市拜祭人數達106.47萬人次,比去年正清日減少16.15萬人次,錯峰拜祭更加明顯,拜祭整體平穩有序。

市民特意錯開高峰拜祭

7號是清明小長假最後一天,不少希望錯開正清日高峰的市民,都選擇這一天前來“拜山”。

市民廖先生就專門挑瞭假期最後一天,前來銀河公墓拜祭母親。“沒必要非得在正清日當天拜祭。今天過來沒那麼多人。”廖先生說。他傢就住在天河區,11點從傢開車出發,不到20分鐘就到目的地瞭,一路暢通。

88歲的邱奶奶也表示,他們每年都是避開正清日來拜祭先生的,“正清日拜祭的人太多瞭。”她說。“而今天過來,天氣涼爽,交通暢通,拜祭臺也多。”

邱奶奶還告訴記者,她的先生已經去世40多年瞭,每年清明她都堅持親自過來祭拜。“就是想過來看看他,把他的骨灰‘請’出來曬曬太陽。”她說,並且,這次是全傢十口人一同過來的,也可以趁此機會團聚一下。

下午1時左右,記者走訪銀河公墓發現,已有大量拜祭臺空出,拜祭市民井然有序,入口處也未出現車輛擁堵。

廣州將籌建骨灰撒海紀念豪美科技|多鏡頭行車記錄器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|行車紀錄器多鏡頭|行車紀錄器多鏡頭推薦

記者留意到,廣州市火葬場進門右側設有一個“骨灰撒海咨詢處”。清明期間,不少市民在拜祭結束後停下腳步,來此處咨詢、辦理骨灰撒海。據統計,小長假期間,共預約骨灰超300具,累計預約骨灰超1600具。

一位女性市民就一次為七位親屬辦理瞭骨灰撒海。她表示,一傢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的,將他們的骨灰撒向同一處,即使到瞭另一個世界,也能互相有個照應,“還可以一起去‘旅遊’。”她說。

前來為爺爺、奶奶辦理骨灰撒海的蘇先生也表示,骨灰撒海後,一傢人隻需要在清明節當天聚在一起緬懷先人就可以瞭,不用再每年擠破頭搶祭拜臺。並且,祭拜時也不需要焚香,更加環保。

不過,也有市民對骨灰撒海持不同觀點。廣州市民郭先生表示不能接受。“隻有祭拜先人的骨灰,才能充分表達對先人的尊重,否則後人很快就會把他們忘記。”他說,不過他也建議:“即使是海葬,也要有完善的祭拜設施,並且有祭拜的場所,這樣才能滿足更多人的需求。”

對此,廣州市殯葬管理處處長梅向陽表示,廣州一直有建設海葬祭拜設施的計劃,想參考北京等地的做法,建設一些標志性的紀念建台中通水管築,如紀念碑。目前仍在進行選址工作。

據悉,今年是廣州啟動骨灰撒海活動30周年。截至2017年底,廣州共舉辦86批次骨灰撒海活動,撒海骨灰共有2.1萬多具,參加群眾達3.3萬多人次。

今年,廣州還將首次舉辦海上公祭活動,已逝親人的骨灰如參加瞭1988-2017年由廣州市統一組織的骨灰撒海活動,其直系親屬均可報名,名額暫定150人。出海公祭儀式將於9月中旬舉辦,出海儀式全程約6個小時。

【新聞加點料】

清明義務服務,他們選擇不回傢

清明期間,走進廣州市火葬場,人山人海中,最為顯眼的要數散落四處的“小黃帽”和“黃馬甲”。他們都是自願參與清明服務的義工,身穿黃色馬甲,頭戴黃色帽子,或為市民提供咨詢服務,或走動撿拾地面垃圾。這個清明,他們沒能回傢拜祭自己的先人。但他們說,能幫助到別人很有意義。

“能感覺到市民文明程度不斷提高”

今年36歲的鐘蓮香,已經記不得這是第幾次參加清明志願服務瞭。自19歲進入廣州市老人院後,她一呆就是16年,目前是一名專職社工。

“從剛參加工作,就響應號召,在清明期間主動過來幫忙。近3、4年每年都會參加。”鐘蓮香說,抱著“助人自助”的信念,她平時也會經常參加各種義工活動,甚至帶著10歲的兒子一起做義工。

記者瞭解到,清明節期間,義工主要負責廣州市火葬場的保潔、引導工作,工作時間是每天早上8點半至中午12點,下午2點半到4點。

“工作強度其實不大,還挺輕松的。因為這十幾年來,已經越來越少人亂丟垃圾瞭。”她說,“大部分市民都會主動把垃圾扔進垃圾簍,我們清理垃圾的時候,也有人會主動說謝謝。”

“隻能挑別的假期回傢拜祭”

和鐘蓮香一樣,現年37歲、已連續10年清明節來廣州市火葬場義務服務的李康權也覺得,市民的文明程度在不斷提高。

“2009年,我第一次來做義工時,裡面的垃圾還是蠻多的,要用掃把不停掃,很辛苦。但近年感受很深的是,大傢都開始文明拜祭瞭,地上很幹凈,燒紙錢的少瞭,人們也能自覺排隊等位。”

李康權是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的一名醫生,他表示,最初參與清明志願服務,是希望加深對民政系統其他工作的瞭解,在體驗的同時,能夠幫助他人。而現在越來越覺得所做的一很有意義。

“有一次我正在一傢人周圍撿煙頭,這傢人中有一個七八歲的男孩,看到我之後,馬上就對他正在抽煙的爸爸說,不要抽瞭,叔叔撿煙頭很辛苦。雖然這是件很小的事,但我覺得能夠幫助教育他人是很有意義的。”他說。

連續多年清明節在外服務他人,李康權自己卻沒法回湛江老傢拜祭祖先。對此,他也有自己的想法。“我的傢比較傳統,父母也曾經提出過,希望我能在清明節回去。但這裡更需要我。父母看到新聞裡,清明節期間各個拜祭場所都人山人海,也慢慢能理解我為什麼留下幫忙。”李康權說。

因此,他每年隻要有假期回傢,都會抽空去“補拜”先人。鐘蓮香也表示,按照她老傢梅州的風俗,一般都是過完年祭拜先人,而她國慶回傢的話,也會祭拜一下,彌補清明未能祭拜的遺憾。

編輯:Qiudong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iy920t6h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